衛肯健康誌

2024/12/02
叢發性頭痛的天然療法,飲食、鎂補充與草藥調理

 
病名 叢發性頭痛
症狀
單側的重度疼痛,主要位於眼眶、眶上、顳部
其他自主神經症狀: 同側結膜充血、流淚、  鼻塞、流涕、前額和面部出汗、瞳孔縮小、上瞼下垂
發作頻率 發作時間通常通常為15分鐘到3小時,一日發作頻率可達數次,具有週期性。
發作表現 疼痛時十分劇痛,患者甚至會有撞牆自殘的狀況,長期會導致憂鬱,急性發作透過吸入高濃度氧氣可緩解

治療方式

 
藥物 作用
口服或注射藥物
 
翠普登(Triptans): 血清張力素接受器活化劑,具有血管收縮的效果
麥角胺(Ergotamine): 結構與神經傳導因子類似具有血管收縮功能
類固醇:減少發炎腫脹
鈣離子阻斷劑: 舒張血管
鋰鹽: 恢復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
抗癲癇藥物: 減少發作次數
高壓氧 高壓氧器治療: 改善動脈缺氧、防止腦缺血,對抗腦血管擴張及顱內壓增加狀況。(促使血管收縮)
單株抗體 降鈣素相關胜肽(CGRP)會造成血管擴張引起頭痛,單株抗體Galcanezumab會與降鈣素基因相關胜肽(CGRP)配體結合,預防成人偏頭痛。

 

注意: 使用偏頭痛藥物時,同時有治療中憂鬱症、身心科藥物的使用。需要特別與醫生說明,避免因為藥物交互作用導致,血液中血清素急遽升高造成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造成精神狀態改變、肌肉收縮異常、自律神經失調導致高燒、高血壓、肌肉痙攣、瞳孔放大、反射亢進狀態,嚴重可能死亡 (<1/1000)。

 


自我健康照顧 聽聽鄒博士怎麼說

1. 飲食注意: 

錯誤的飲食可能是誘發的主因酪胺酸反應。
,正常情況下,飲食中攝取的酪胺酸會在腸道和肝臟中被酵素分解代謝,因此無法進入體循環。然而偏頭痛患者可能缺乏單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或相對應的酵素,造成酪胺酸在腸道中被吸收,進入體循環中刺激交感神經釋放正腎上腺素,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引起頭痛。

 

鹹魚跟乳酪中,可能含有較高含量的酪胺酸 (圖: freepik)

2. 鎂劑補充

普遍研究中發現,叢集性頭痛患者的血清離子鎂含量比一般人低,透過靜脈注射硫酸鎂對於減少叢集性頭痛發生可能具有一定幫助。根據1995年英國一項臨床實驗針對22名叢集性頭痛患者注射硫酸鎂,41%的患者獲得臨床症狀的改善,鎂離子補充對於神經性相關症狀可能具有緩解作用

 

富含鎂的食物,如堅果與種子、綠葉蔬菜、全穀物等,當飲食無法滿足需求時,可以考慮使用鎂補充劑 (圖: freepik)

3. 草藥使用

葛根(Pueraria lobata)於中國醫學應用作為緩中止痛作用,具有解肌、通絡、止痛的功效,常見的治療方劑如葛根湯,主要成分包括葛根、麻黃、桂枝等,適用於風寒頭痛。

2009年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部進行的資料庫統整研究,在235名叢發性頭痛的患者中,有16名患者曾經使用葛根萃取物,11名患者(69%)發作強度降低,9名患者(56%)發作頻率降低,5名患者(31%)的持續發作時間減短,且葛根萃取的副作用小,可能有助於輔助治療叢發性頭痛。

 

隨堂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