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眼睛視覺原理是什麼? 黃斑色素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約有80%的資訊都是從眼睛接收,因此,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當我們看到一個物體時,光線從物體反射到眼睛,從角膜進入,並由瞳孔控制光量,並在視網膜上面形成倒立的影像,視網膜是眼睛中最精密的結構,由許多負責感光的視錐細胞與視桿細胞所組成,而位於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擁有最豐富的錐狀細胞,負責將看到的訊息傳遞到大腦。
好安藥師ㄨ衛肯生醫
文章分類重點
- 黃斑部為什麼很重要?
- 哪些因素會造成黃斑部病變?
- 葉黃素吃多少才足夠?
黃斑部是視網膜上面一個較深的黃色斑塊,因為富含有黃斑色素(Macular Pigment),所以呈現暗黃色,黃斑色素有助於減少色差並提高視力,因此,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黃斑部,它可是眼睛最精密的構造,如果發生病變,通常是不可逆。
黃斑部凹-視覺的快速對焦
黃斑部(macula)扮演視雷達的快速掃描,黃斑部位置有兩個小凹。一個為中心凹(A)、一個為中心小凹(B)
(A)中心凹(fovea)控制我們閱讀視角的5°範圍,扮演我們近距離閱讀時快速對焦與掃描瀏覽的功能。
(B) 中心小凹(umbo),控制我們眼前1.2°的對焦範圍(foveal avascular zone),能夠在我們視野內快速對焦,協助我們進行精細的判讀與聚焦。
上圖: 中心凹(fovea)、中心小凹(umbo)
黃斑部決定9成的視覺效果
黃斑部面積雖然只有1元硬幣的1/16,卻扮演我們視覺雷達的角色,當視覺畫面進入到眼睛,會先透過中心區域進行快速辨識,當我們鎖定一個點後,中心小凹會進一步精準對焦到一個點上,這在生活中像是,兩個人可以手指碰手指,或是手指碰到對方的鼻頭,需要很精準的對焦到一個點上,這些工作無時無刻都在進行,如果黃斑部病變,中心或中心小凹功能異常,視線可能會有扭曲,模糊,無法對焦到一個點上,甚至視野出現黑點、白點。
哪些因素會造成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非常精密的器官,需要好好保護,特別注意高度近視者,因為眼球拉長,視網膜拉力便大,出現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比沒近視增加40倍,此外,家族如果有黃斑部病變的病史,一定要提早做預防,早發性黃斑斑部病變約有50-70%跟基因有關,當然最常發生的是50歲以上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因為年紀老化,眼睛代謝氧化自由基的效率降低,此外,糖尿病造成的黃斑部水腫、高膽固醇症、長時間暴露於陽光等,都是加速黃斑部異常的因素。
早期老年黃斑部病變要如何預防?
老年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50歲以上人群造成視力不可逆的原因之一,隨著平均年齡的上升,預估未來30-40年,老年黃斑部病變人口會增加為兩倍,達到600-7500萬人,如果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可以省下大筆醫療費用,還可以有效延緩視力損傷。
葉黃素(Lutein)屬於類胡蘿蔔素之一,其生理作用,主要表現在其抗氧化作用和作為藍光的濾光劑,能減少氧化壓力對眼睛的傷害,足夠的黃斑色素(由葉黃素、玉米黃素組成),就像是幫視網膜擦上一層防曬乳,讓黃斑部對藍光所誘發的氧化作用有抵抗能力,就可以保護黃斑部,預防老年性黃斑病變,以及視力下降、白內障和失明等疾病,飲食中如果可以增加葉黃素與玉米黃質,可以使早期黃斑部病變風險降低4%,晚期黃斑部病變風險降低26%。
葉黃素吃多少才足夠?
針對早期黃斑部病變的的研究較少,此外,長期補充葉黃素來治療黃斑部病變的劑量,有6-12毫克與20-40毫克等,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因此,北京大學醫學部在黃博士的領導下,在2015年發布一項為期兩年的隨機雙盲劑量範圍試驗,來確認葉黃素/玉米黃素對早期黃斑斑病變患者的影響。
上圖: 補充葉黃素10mg與20mg的組別,視覺對比敏感度都有增加,並且在持續補充兩年後,達到相近峰值
研究收納112名早期老年黃斑部病變患者,每天隨機接受10毫克葉黃素、20毫克葉黃素與葉黃素10毫克加玉米黃素10毫克的組合跟安慰劑組,持續服用兩年後,檢查葉黃素/玉米黃質的血清濃度、黃斑色素光密度(MPOD)、視覺功能、對光敏感度等,結果顯示,所以有積極治療組的血清葉黃素濃度與黃斑色素都有顯著增加,並且在前48周,補充20毫克葉黃素,對黃斑色素與對光敏感度最有效,然而,在補充期間,不管補充10毫克或20毫克葉黃素,最後都顯著達到相同峰值,因此,可以透過長期補充葉黃素來預防早期老年黃斑部病變。
Reference:
Huang, Yang-Mu, et al. "Effect of supplemental lutein and zeaxanthin on serum, macular pigmentation, and visual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early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5.1 (2015): 56473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