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4/06/06
節氣養生是迷信? 還是科學? 夏季為什麼要養心,健康秘訣解密



黃帝內經提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暑氣極盛,尤其端午節後,進入夏至時節,暑氣易傷人體之陽,心屬陽臟主陽氣,所以把心臟顧好,能夠推動身體血液循環,達到全身溫養,相反的,如果心氣不足,就容易疲憊無力,動越多越乏力,失眠多夢,頭暈目眩、胸悶不適等狀況出現。

華夏以農立國,透過觀察日月星辰對應氣候、水文、作物、漁象、萬物生長的變化紀錄形成了農民曆,加上文化風俗以及對於天地鬼神的崇敬,記載的內容包羅萬象,吉課、煞方、節慶等。這些紀錄的資訊對應農耕,可以知道何時播種、何時防害;對應日常居住、出行、擇日可以作為趨吉避凶的指南。所謂順應自然,就是如此。

以端午節氣為例子-芒種

節氣在『芒種』也是每年端午節的期間,這時稻子已結實成「種」,而結實的稻子榖粒上長出了細芒,是作物採收與播種交替的時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芒種天氣溼熱,進入梅雨季節,由於日照時數減少,雨量增加,偶有低溫情形。古云: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講得就是節氣不到端午,不要收衣。雖然氣溫日漸升高,偶而還是會有低溫的現象,加上濕度高,容易患上疾病。端午時節,民間習俗除了肉粽以外,「門掛艾旗驅百病,戶懸蒲劍斬千邪」,在文化上有驅逐瘟疫的意象。在環境衛生上艾草、菖蒲的特殊氣味有驅趕蚊蟲的作用,大人還會做成香包用以闢邪除穢,實際上也是起到防止疫病侵擾的作用。

除了掛艾草懸菖蒲,居家周邊還要撒上雄黃酒,以闢除蛇鼠,並有潔淨的作用。

春夏交替-進入流行病季節

天氣在這段時間是溫暖的太平洋高壓與北方濕冷的低壓交替的時候,天氣冷暖變化,梅雨不斷。天氣忽冷忽熱,身體防禦免疫系統容易受到破壞。根據中國暨南大學的研究(Veterinary microbiology vol. 251 (2020): 108896)發現高溫高濕的環境對於哺乳動物會造成較高的健康風險,特別容易遭受季節性流感侵擾引發嚴重的問題,可能的原因高溫高濕下激起腸道菌叢免疫系統的活化引發體內炎症細胞因子比達增加,抑制免疫殺手T細胞的成熟。可見天氣變化確實與我們的免疫系統息息相關。既然氣候變化與我們生理反應是這樣密切關聯,提前掌握天氣變化及早做好因應,就是順應自然,強身健體的基本方法。

上醫治未病 中醫治欲病 下醫治已病 
說明我們如果能夠做到及早防病,就可以避免很多的醫療支出不必要的健康麻煩




夏日養心,「心是君子之冠,主神明、主血」

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
每個時節有養生對應的妙法。夏日特別注重養心,是為什麼呢?


1. 夏天天氣熱,溫度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進而使得心情比較亢奮,過亢的情緒特別容易在夏天發生。情緒致病,如過度亢奮造成失眠,水喝不足,汗腺大量排汗造成口舌乾燥、皮膚發炎、濕疹容易特別容易發生。

2. 天氣熱,身體需要散熱,血液會往四肢末梢,血流加速以推動循環散熱。因此血液能夠抵達到腦部的血流自然會減少,這也就是為什麼夏天容易頭暈眼花。

3. 皮膚是最大的感覺器官,外面溫度很高,室內開著冷氣,過大的溫差造成大腦下視丘調節異常,造成中暑現象,這時候很多人會用傳統民俗療法刮痧進行處理,舒緩膀胱經,刺激皮膚,讓皮下微血管稍微破損,可以起到重新喚醒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的目標。

4. 三伏貼是夏天許多朋友會去嘗試的療法,伏的意思就是說環境中的陽氣(暑氣)已經強大到可以把陰氣壓制在地上,也有冬病夏治的意涵,就是說我們要趁暑假這個時節,環境中陽氣最強的時候,配合一些芳香草藥精油等,將體內的一些陳年老病、淤積代謝廢物等,透過身體的定喘穴、風門穴、肺俞穴(在背部膏肓附近),拔除寒氣。

強化心血管系統,夏天讓你事半功倍

原因在於夏天是北半球受到陽光直射,一年四季中溫度最高的時候。環境溫度的提高就會刺激生理機能的活化,我們交感神經受到溫度的刺激興奮,這時血液循環增加,有助於將陳年的老舊廢物排除,特別是心血管內的髒污,透過大量的血液流動來重新的清理血管壁 。以科學原理來理解,比起冬天,夏天血液流量大,組織循環好,這時可能透過組織間的新陳代謝將過去陳廢不需要的物質進行排除,老舊的細胞進行置換,類似復健科時常使用熱敷,溫水浴的方式來促進組織修復。所以夏天真的是一個很好進行體內環保的時候,將身體廢物代謝排除。

養心養的是情智,情緒控制

夏天容易隨著溫度升高,情緒容易也不小心高起來,交感神經也會受到影響,過度活化的交感神經就會讓我們唾液腺分泌減少,造成口舌乾燥的問題。

溫度高,身體為了降溫。會促使末梢血液循環加速毛細血管擴張,讓我們身體的熱透過末梢、體表發散。此時因為血液流向了四肢與體表,相對能夠灌流的到大腦的血液就會不足,夏日就容易頭昏眼花、脾氣暴躁,比較無法理智思考。這種情緒狀態是確實的,透過統計發現學習中的學生,在夏天學習與考試的成績比起冬天來得差,夏天的犯罪率比起以前高。天氣越熱,腦袋會越不清楚這是真的。

心臟是生命中樞器官一個人一生心臟平均跳動20億次,但是我們無法透過意識改變心臟的速度,心臟的速度與輸出量是透過自律神經調整的。自律神經是非常容易會受到情緒、壓力、環境溫度、濕度、生活飲食作息改變的。晚上不好好休息熬夜,隔天心臟就會跳動的頻繁劇烈,好似身體在抗議。壓力大緊張時,腎上腺分泌自主神經接受到刺激也會影響心臟的搏動、吃太鹹也會造成交感神經過於亢奮,溫度的變化更是極大的影響生理的自律神經系統。

護心,就是把情緒管理控制好。夏日的氣溫高,恰恰就是一個修養心性的季節,如果能夠堅持保持心境上的穩定平衡,自然造成心血管壓力就可以達到最低,讓心血管能夠獲得足夠的休息,足夠的氧氣、足夠的營養,自然加速新陳代謝,心血管內的老舊廢物才能順勢排除,維護好腦心血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