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2024/05/08
身體浸泡在糖水中,多數人不知處於糖尿病前期,定期健康檢查是必要的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布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7年 ~ 2020年》,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的盛行率約25.5%,人數有601萬人,相當於每4人就有1人為糖尿病的高風險群。

這樣的情況可見民眾對於糖尿病的認知與警惕性略嫌不足,也因為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導致可能早已身處於糖尿病前期卻毫無查覺,錯失逆轉機會。

要檢視自己的血糖狀況,很簡單地,只需透過抽血檢驗就能知道。
建議年紀到40歲,應定期做健康檢查,即早發現糖尿病前期的階段,只要透過飲食的適當改變、規律的運動,不透過藥物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讓血糖恢復到標準值以內。

糖尿病前期的很大因素之一跟肥胖有關

因為肥胖很可能誘發胰島素阻抗,造成胰島素阻抗原因在於當脂肪推積過多,我們細胞被一群脂肪包圍之下,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會受到干擾變的不敏感,而讓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有效進入到細胞進行利用。

所以要逆轉糖尿病前期,最立即的改善方式就是減重,吃得健康、避免久坐、多運動、改變生活習慣。

糖尿病前期的定義
靠抽血就能知道我們的血糖狀況


空腹血糖
正常值:小於100mg/dl
糖尿病前期:100 ~ 125mg/dl
糖尿病:大於126mg/dl

糖化血色素 (HbA1c)
正常值:小於5.6%
糖尿病前期:5.7 ~ 6.4%
糖尿病:大於6.5%

逆轉糖尿病前期,從生活做起

1.有意識地減少,碳水化合物的量,最好可以減少食量,創造”熱量赤字”,能甩去體內脂肪的威脅。

2.三餐間避免進食、更要避免飲酒、消夜。三餐間避免進食的原因,是因為只要一進食,身體就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一旦分泌就會促進過多的熱量存積,引起更多的脂肪於體內堆積。

3.飲食上三少一高(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

4.增加活動,最好的方式為飯後1小時內以和緩的方式進行活動,超慢跑、深蹲都是可以促進代謝的活動。

洋車前子

2016年巴勒斯坦阿扎爾大學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招募40名年齡>35歲,無抽菸的第2型糖尿病友,隨機分為兩組; 20 名服用洋車前子(每天 10.5 g), 20 名繼續正常飲食八週。
為期8 週追蹤隨訪,與控制組相比,洋車前子組的 BMI、顯著降低,也改善空腹血糖(FBS)、糖化血色素(HbA1c)、胰島素水平、胰島素阻抗。

蝦紅素

2018年日本富士縣上市綜合醫院發表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 ,招募 29 位受試者,一開始糖化血色素(HbA1c) 的範圍是 5.6% ~ 6.4% ,在這個範圍屬於糖尿病前期。隨機分配成2組,每日 12 mg的蝦紅素組(16名)和安慰劑組(13名),為期12週。

受試者開始吃蝦紅素或安慰劑之前先做一次葡萄糖耐量試驗(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補充12 週結束後再做一次,試驗結果發現蝦紅素組在 OGTT 後 30 分鐘的血糖濃度會比一開始未補充蝦紅素的時候低,且糖化血色素也顯著降低。表明蝦紅素可能有助於糖尿病前期的受試者預防糖尿病。

綠茶萃取物

2012年波蘭波茲南醫科大學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招募56名肥胖、高血壓受試者,隨機分配每日1粒膠囊(含有379 mg 綠茶萃取物)或安慰劑,為期3 個月。試驗結果發現綠茶萃取物組別的血壓、空腹血糖數值及胰島素抗性有效降低。

Reference:
[1] Abutair, Ayman S et al. “Soluble fibers from psyllium improve glycemic response and body weight among diabetes type 2 patients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Nutrition journal vol. 15,1 86. 12 Oct. 2016, doi:10.1186/s12937-016-0207-4
[2] Urakaze, Masaharu,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astaxanthin on glucose tolerance in nondiabetic subjects." Diabetes 67.Supplement_1 (2018).
[3] Green tea extract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and oxidative stress and improves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e, hypertensive patients. Nutr Res. 2012 Jun;32(6):421-7.